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
意思:本来就知道水的表达,多出岩石的冲击。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奉解水石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深寂无声,旁岸时虢虢。推篷细听之,乃是石间滴。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如何厌喧人,罪水不罪石。》是一首对江石的赞美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石的形态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类喧嚣的反思。
首句“江深寂无声,旁岸时虢虢。”描绘了江水的深沉和静谧,没有一丝声响,而岸边则时不时地传来轻快的声响,为整首诗定下了静中有动的基调。
“推篷细听之,乃是石间滴。”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声音,原来是石头之间的滴水声。这一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水流的响声往往是由于石头的冲击而产生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
“如何厌喧人,罪水不罪石。”这句话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诗人质疑那些厌烦喧嚣的人,他们把过错归咎于水而不是石头,这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吾在水石间,雅性虽嗜默。”在诗人看来,他在水和石头之间,虽然喜欢保持沉默,但这并不代表他讨厌这些声音或者石头的激荡,而是他欣赏这种和谐与宁静。
“鸣非吾敢嫌,激非吾敢责。”这句诗表明诗人并不讨厌水流的声音和石头的冲击,他理解并接受这一切。
最后,“奉解水石纷,两各适其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愿意解开人们对水和石头的纷争,他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舒适区,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石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并学会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舒适区。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