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祠庞颍公》 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

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

意思:常常有见识的人,本来就知道不是卧龙。

出自作者[宋]王九龄的《祠庞颍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庞颍公的贤能和他一生的功绩。诗歌开头赞美庞颍公是贤人,受到天相的佑护,他的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表明他的品德高尚,节操坚韧。 接着描述了庞颍公在皇佑四年的南海邕战役中,委身任虎将,最终献馘于鲁侯宫,表现出他的英勇善战和忠诚。此外,他还识得人才,像孔融一样推荐贤士,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形容他善于结交贤士,声誉十隆。 然后诗歌提到庞颍公少时居荫下,读书堂中,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表现了他专心致志、清心寡欲的学习态度。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说明他的志向和修养都是在这里培养起来的。 接着描绘了庞颍公像灵芝一样秀异郁青葱,挥毫气吐虹,非常有才华和气势。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形容他早已被有识之士所看好,一旦遇到机遇,便能够谈笑间建立功勋。 最后诗歌呼吁后人要勤仰止,图像君子容,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意思是后人要恭敬仰慕庞颍公的贤能,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堂庑间,香火传承。 整首诗歌通过对庞颍公一生经历和品德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
清规映当代。
劲节摩秋空。
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
委身任虎将,献馘鲁侯宫。
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
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
至今勋业在,隐然齐岱嵩。
少时居荫下,读书此堂中。
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
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
梁间产灵芝,秀异郁青葱。
殿角存琬琰,挥毫气吐虹。
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
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
后人勤仰止,图像君子容。
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

关键词解释

  • 卧龙

    读音:wò lóng

    繁体字:卧龍

    英语:Wolong

    意思:(卧龙,卧龙)

    1.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

  • 常时

    读音:cháng shí

    繁体字:常時

    意思:(常时,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王粲《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杜甫《天河》

  • 有识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識

    英语:insighted

    意思:(有识,有识)

    1.有见识。
    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

  • 知非

    读音:zhī fēi

    繁体字:知非

    意思:
    1.五十岁的代称。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白居易《自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