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读音:yìng xū
繁体字:應須
意思:(应须,应须)1.应当;应该。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宋·张孝祥《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
引用解释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