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
意思:怕累滋生没有有限,选官选佛学丹霞。
出自作者[宋]释心月的《如行新戒落发升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佛法的领悟。
首两句“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人生的困扰和疲惫(“患累资生”)是无穷无尽的,但这些困扰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解决(“选官选佛”)。作者可能是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生活的方法,而选择了佛教和丹霞禅宗等哲学体系。
接下来的两句“须知发划殿前草,不碍萱开堂北花”,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这里,“发划殿前草”象征着对自我内心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如同清理庭院中的杂草一样,去除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萱开堂北花”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如同堂北的萱草在阳光下绽放一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中“心即是佛”的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这里,“万法从心”表达了佛法中的“心即是佛”的观点,即一切法都源自内心的力量和智慧。“心是正”意味着只有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才能达到真正的正道。“一心逐物”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理解,认为如果内心无法保持平静和专注,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混乱和错误。
最后两句“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的态度和追求。在寂静的夜晚,作者在青松下深入思考佛法的根源和本质,以期达到真正的觉悟和理解。这表明作者对佛法的追求是深入而执着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到家”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佛法的领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专注和觉悟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作者希望能够达到真正的觉悟和理解,从而摆脱世俗困扰,实现内心的自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