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龚伯建下第》 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

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

意思:方法在虽然穷困,知道你不感慨。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闻龚伯建下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鼓励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一位才华横溢却未被赏识的贤者的赞美和激励。 首联“文章真长物,堪叹又遗贤”,诗人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贤者才华的赞美,同时也为他未能得到重用而惋惜。 颔联“利器空埋土,灵光久照天”,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贤者的才华被埋没,但其精神灵光却照耀天空。这里的“利器”指贤者的才华,“灵光”则代表他的精神和智慧。 颈联“赵锥犹未出,荆璧会须传”,运用了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贤者未被发掘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者未来能够崭露头角、传扬名声的期待。 尾联“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诗人以劝慰的语气,鼓励贤者坚守道义,即使面临穷困,也要保持坦然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贤者的赞美,也有对他未得重用的惋惜,更有对未来的期待和鼓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贤者的敬佩和鼓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章真长物,堪叹又遗贤。
利器空埋土,灵光久照天。
赵锥犹未出,荆璧会须传。
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慨然

    读音:kǎi rán

    繁体字:慨然

    短语:感叹 感慨 慨叹 喟叹

    英语:generously

    意思:
    1.感慨貌。
    《荀子宥坐》:“孔子慨然叹曰:

  • 穷困

    读音:qióng kùn

    繁体字:窮睏

    短语:贫 艰 贫乏 一穷二白 穷 寒苦 身无分文 赤贫 贫贱 寒微 贫寒 鞠

    英语:neediness

    意思:(穷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