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意思:努力虽然穷田地,肠未饱草料。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是一首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首联“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描绘了农民的勤劳和忙碌。破领,即破旧的牛领,这里代指已经破损的牛领,形象地表现了耕牛的辛勤劳作。这句诗表达了农民在耕作时,无暇照顾瘦弱的牛犊,凸显了他们的忙碌和艰辛。 颔联“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辛苦。夜归时,他们只能对着明月喘息,早晨出门时则要穿过深谷。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呼吸感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疲惫和辛苦。 颈联“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表达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力竭的情况,虽然他们已经竭尽全力耕种田地,但他们的胃却没有得到满足,没有足够的食物。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生活的艰难。 尾联“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描绘了农民在庄稼即将成熟时,又要到寒坡去放牧的情景。这句诗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坚韧,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不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仍然坚韧不拔,努力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田畴

    读音:tián chóu

    繁体字:田疇

    英语:field; farmland

    意思:(田畴,田畴)

    1.泛指田地。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 刍粟

    读音:chú sù

    繁体字:芻粟

    意思:(刍粟,刍粟)
    刍粮。
    宋·曾巩《王中正种谔降官制》:“兵西出则近,而尔等东繇绥德回远之路,以疲士马,费刍粟,致功用不集。”
    《明史杨博传》:“时右卫围六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