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中庸,梅香岩石。
意思:方法在中庸,梅花香岩石。
出自作者[宋]释普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达磨一曾离少室》,它是一首描绘禅宗哲理的诗。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一种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理念和修行方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一即三,三即一”,这是禅宗的一个重要理念,指的是万物皆是一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也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看作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种理念强调了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接着,“达磨一曾离少室。父子虽亲妙不传”这句话,描绘了达摩祖师曾经离开少室山的故事。这暗示了修行者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禅宗的修行需要内在的领悟和体验,不能通过言语或文字来传达。
“一花五叶成狼藉”这句话则描绘了禅宗的广泛影响和传播,强调了禅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禅宗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世界各地修行者所追求的哲学体系。
“海风吹起怒涛寒,截流过者脚不湿”这句话描绘了禅修中的一种境界,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内心能够保持平静和专注。即使面对汹涌澎湃的波涛,修行者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最后,“道在中庸,梅香岩石。破沙盆子响玲珑,要在当人善抛掷”这几句话则强调了中庸之道在禅修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禅修需要个体去体验和实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理念和修行方法。它强调了内在的领悟和体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庸之道的追求和理解。这首诗对于理解禅宗哲学和修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