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
意思:伯夷难道是归周晚,孟子空叹出白天遥。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和子华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松柏无心自后凋,此心无物更寥寥》是一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度思考的诗。它以松柏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和理解。松柏无心,自后凋,象征着坚韧和永恒,同时也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无欲无求,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此心无物更寥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然,认为内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不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接下来,“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两句,诗人借伯夷和孟子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伯夷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晚归周也不改变,而孟子则空叹出昼遥,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无奈和遗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态度,即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因外界的诱惑和压力而改变。
“谈道每嗤犹有待,当官常欲取非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态度。他认为谈论道义和追求官职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但都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然而,他并不期待任何事情的发生,也不期待得到任何东西,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原则去生活。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和超脱。
最后,“荒园寂寞无谁语,兰菊幽香没艾萧”两句,诗人以荒园、兰菊和艾萧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孤独和寂寞的思考。荒园无人,兰菊独自散发着幽香,而艾萧则被遗忘在角落。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孤独和寂寞的深深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接纳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追求和寂寞的深度思考和理解。它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因外界的诱惑和压力而改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孤独和寂寞的接纳和欣赏。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