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坡像李伯时作曾无疑藏之命予赞之》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意思:孟子的气,庄子的文章。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东坡像李伯时作曾无疑藏之命予赞之》

全文创作背景

《东坡像李伯时作曾无疑藏之命予赞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东坡)的形象和事迹密切相关。苏轼不仅是宋代的文学巨匠,还是一位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地方官。他任职徐州时,曾率领民众到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前往石潭答谢。这为民众生活带来安宁的景象,给周必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苏轼在被贬为平民后,仍然关心农夫的生活,看到他们因为谷价下跌而无法向政府缴纳捐税,便给当地长官写信,请求体恤民情,调整价格。他还在惠州修建桥梁,重建坟冢,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周必大在创作此诗时,深受苏轼为民精神的影响,希望通过诗歌来赞美苏轼的功德,表达对这位伟大文人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北宋时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乡村景象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
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庄周

    读音:zhuāng zhōu

    繁体字:莊周

    英语:ZHUANG Zhou

    详细释义:人名。战国时宋国蒙人,生卒年不详。曾为蒙漆园吏,故亦称为『蒙吏』、『蒙庄』、『蒙叟』。与梁惠王、齐宣王

  • 孟子

    读音:mèng zǐ

    繁体字:孟子

    短语:孔子

    英语:Mencius

    意思: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唿。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