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意思:过去法律明,现前观自在。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观音大士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观世音菩萨的诗歌,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这是对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的赞美。接着,诗中描述了观世音菩萨能够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能力,是对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的赞美。
在二义俱寂灭的描述中,诗中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超脱生死、烦恼的赞美。谁受此说者、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则是对观世音菩萨智慧和慈悲的无尽赞美。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则进一步描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这是对观世音菩萨无比智慧和慈悲的赞美。
最后,诗中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无我、无我的崇高境界的赞美。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则是对观世音菩萨所说法的赞美,这种法是不可思议的,听者也是稀有的。
整首诗充满了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佛教智慧和慈悲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相。则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敬畏和追求,认为佛教真理如同幻觉一般不可思议,但却是真实的。这是一种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观世音菩萨的诗歌,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智慧和慈悲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