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五出绣汀洲,自在沉沉自在浮。
意思:花明天五出绣沙洲,由自己在浮沉沉。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苹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江中的汀洲和江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花明五出绣汀洲,自在沉沉自在浮”,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汀洲的美丽和江水的宁静。这里的“花明五出”可能指的是汀洲上五颜六色的花朵,而“绣”则增添了其华丽之感。“汀洲”是江中的小洲,而“沉”和“浮”这两个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动和汀洲的稳定。整句诗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氛围。
“古有楚童谣可信,今无越女采为羞”,这句诗以历史典故开头,引出了对现在景象的描述。“楚童谣”可能指的是古代楚国的童谣,而“越女”则可能是指古代采莲的女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在没有采莲女子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现在汀洲的美丽已经不再。
“江清得实谁能剖,风起虚根不复留”,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和宁静。“谁能剖”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清澈和纯净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风起虚根不复留”则描绘了风起时汀洲和江水的动态,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最后,“晚向水乡回野棹,一规西日落湖州。”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向水乡划船,看着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的“水乡”、“野棹”和“规西日”等词都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一规西日落湖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江中的汀洲和江水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