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意思:一条蛇变成龙,一条蛇变成鸡。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两条蛇在榛莽中相遇并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变化无常、有道始终的道理。 首先,诗中描述了两条蛇志向不同,但最终却在荒野中相遇,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我们可能面临各种不同的选择和道路,但只要我们坚守道义,始终如一,最终总会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 其次,诗中还通过描述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的情节,表达了变化无常、适者生存的道理。在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适应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此外,诗中还引用了历史上的例子,如光武与严陵的故事,说明在草昧之世,人们需要坚持自己的道义和原则,不为权贵所动。最终,这些品质和行为会得到历史的认可和尊重,流传千古。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的期望,希望人们能够借鉴历史上的例子,以廉贪夫、立懦士,保持清廉的品质和道德操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龙飞上高衢,雉飞入深水。
为蜃自得宜,潜游沧海涘。
变化虽各殊,有道固终始。
光武与严陵,其义亦云尔。
所遇在草昧,既贵不为起。
翻然归富春,曾不相助治。
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人传七里滩,昔日来钓此。
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
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有客乘朱轮,徘徊想前轨。
著辞刻之碑,复使存厥祀。
欲以廉贪夫,又以立懦士。
千载名不忘,休哉古君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