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意思:可惜世上的人都捉月,为什么偏解小便先生。
出自作者[宋]张舜民的《吊太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采石山头秋月明、姑孰堂下秋水清的描绘,引出对世人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和方式的批评。
首句“采石山头秋月明”,诗人以明亮的秋月为背景,描绘出采石山头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此句寓含着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尊重。
“姑孰堂下秋水清”,诗人进一步描绘出姑孰堂下清澈的秋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清澈透明的智慧和学问的赞美。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纯洁无暇的学问的追求和向往。
“可恨世人皆捉月”,诗人笔锋一转,以一种批评的口吻,指出世人在对待知识和学问时的盲目和轻率。这里的“捉月”暗喻人们对知识的误解和滥用,就像抓取明亮的秋月一样,虽然看似美丽,但却无法把握其真实含义。
“如何偏解溺先生”,诗人进一步批评这种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指出人们往往沉迷于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智慧。这里的“溺先生”暗喻人们被世俗所迷惑,无法自拔。
整首诗以景起笔,层层深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和方式的批评,同时也传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秋月和秋水,表达了对清澈透明的智慧和学问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知识和学问的误解和滥用。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不仅引人深思,也启人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