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
意思:山峦都开始出现,草木半无名。
出自作者[宋]冯时行的《游峨眉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峦的独特景象、草木的无名之美以及山间的清幽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峦的独特景象。这里的“创见”并非寻常的视觉体验,而是带有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而“草木半无名”则是对无名之美的赞美,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平凡、质朴之美的欣赏。
颔联“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翠绿和晶莹。山峰被翠绿的色彩装点得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树上的果实则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仿佛琼瑶一般。这一联通过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将山间的美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诗人通过描绘云、客、谷响等元素,将山间的清幽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云彩在山间飘荡,客人在山中行走,山谷中的回响回应着僧人的脚步声。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将山间的静谧和生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尾联“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诗人以“清绝”二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在空旷的山谷中,月光洒落,使得整个山谷显得更加清幽、寂静。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山峦、草木、云彩、客人和僧人的描绘,将山间的清幽氛围和生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在结尾处以“清绝”二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