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州歌头·绿芜城上》 草木皆垂泪。

草木皆垂泪。

意思:草木都流泪。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六州歌头·绿芜城上》

全文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六州歌头·绿芜城上》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首先,宋朝的灭亡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和悲痛之中,这种社会背景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的情感基础。其次,作者汪元量作为宋朝的遗民,亲身经历了亡国之痛,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亡国的悲痛。最后,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还可能与作者在某个春天的傍晚,登上绿芜城楼,看到荒败的景色,联想到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遭遇,因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
江波逝。
昔人非。
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
锦帆里。
环朱履。
丛香绮。
展旌旗。
荡涟漪。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恣意游嫱。
斜日晖晖。
乱莺啼。
销魂此际。
君臣醉。
貔貅弊。
事如飞。
山河坠。
烟尘起。
风凄凄。
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
家国弃。
意忘归。
笙歌地。
欢娱地。
尽荒畦。
惟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垂泪

    读音:chuí lèi

    繁体字:垂淚

    英语:weep

    意思:(垂泪,垂泪)
    流泪。
    战国·宋玉《高唐赋》:“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唐·孟浩然《登万岁楼》诗:“天寒鴈度

  • 草木

    读音:cǎo mù

    繁体字:草木

    英语:vert

    意思: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