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意思:望着虽不见,当时一上来。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李陵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以李陵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直接点明主题,以李陵的不得归去,表达诗人自身的思乡之情。李陵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表达思乡之情的象征,而诗人以李陵自比,更显其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两句,诗人以鸿雁南飞的景象,象征着远在长安的家乡,也表达了与鸿雁一样,诗人与家乡的距离遥远,一年又一年,只能遥望而不能归去。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望乡台上,诗人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希望能看到家乡的影子,但视线中却始终不见家乡的影子。然而,每当视线转移,家乡的景象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出来。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无尽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李陵的故事为引子,通过描绘长安、鸿雁、望乡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