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言诗三首 其一》 茍必有终极。

茍必有终极。

意思:如果一定要有终极。

出自作者[汉]嵇康的《五言诗三首 其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和激越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深深忧虑。 首句“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以短暂的人生比喻早晨的露水,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哀伤,而世事变幻无常,如同百罗交织的海洋,充满了未知和惊奇。这种对比,既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也暗示了社会的复杂和无情。 “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短暂的无奈。即使我们知道生命的终点是必然的,即使是彭聃这样长寿的人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仍然无法满足于这种必然性,仍然在寻求超越和超越的意义。 “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两句,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仁义的浇薄取代了淳朴的道德,前识取代了真正的道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对道德沦丧的痛心疾首。 “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本真的追求和失落。我们留恋过去的纯真,却失去了自然的天真,这种失去的天真,是难以再找回的。这反映了诗人对失去纯真的深深惋惜。 最后,“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有志于人生的人的深深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高亢人生观的自信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深追求。它既有深深的哀伤,又有激越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激情的诗篇,值得我们深思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譬朝露。
世变多百罗。
茍必有终极。
彭聃不足多。
仁义浇淳朴。
前识丧道华。
留弱丧自然。
天真难可和。
郢人审匠石。
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
高唱谁当和。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关键词解释

  • 终极

    读音:zhōng jí

    繁体字:終極

    短语:终端 顶峰 极限 终点 极点 尖峰 顶点 极端 极 顶

    英语:ultimate

    意思:(终极,终极)
    穷尽;

  • 有终

    读音:yǒu zhōng

    繁体字:有終

    意思:(有终,有终)

    1.始终一贯。
    《易谦》:“谦,亨。君子有终。”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南朝·宋·谢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