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有终期。
意思:都有终期。
出自作者[魏晋]曹操的《精列》
全文赏析
此诗为曹操游仙诗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而又无法挽留时光的感伤。
全诗大致可分四节。第一节六句,意谓自然造就的万物,包括贤能的圣人都难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为死亡而忧伤。但由于长生不死传说的影响,曹操又产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节五句,由写现实的人间转写幻想的仙境,表现了对长寿的期望。但仙境毕竟是虚幻的,因此接着第三层六句,又转写现实的人间,写周公、孔子和大禹这样的圣人都死去了,说明没有人能够长生久存。明智者不必为生命短暂而忧伤。最后一节用两句诗收束,发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晚年的曹操随着生命的流逝,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完成统一大业的难度。这首诗写的是曹操对生命与神仙的思考。一方面,曹操也幻想着“螭龙之驾”,生活在“昆仑”、“蓬莱”之中;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沉湎于自己的幻想,而是清醒地知晓,神仙世界仅是幻想而已。因为“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即使是圣人贤人也会死亡,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此曹操自我安慰说“君子以弗忧”。既然明白神仙世界是虚幻的,生命必然会走向终结,那么诗人就应该乐天知命,不服忧愁了吧?恰恰相反,理性的诗人对此的确明白,但他忧愁依旧。“忧”在诗中二度出现,“何为怀此忧”、“君子以弗忧”。忧愁其实一直伴随着诗人,并不以诗人的理性清醒而逃遁。“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是晚年曹操心头永远的痛。此诗清晰真诚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这一心理世界,复杂而微妙。
曹操素怀统一华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年已迟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业,于是他想到要去昆仑、蓬莱寻求长生之术,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但是,正当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时,现实与期想的矛盾,又使他发出了“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的感叹。
相关句子
- 观者莫不叹。-- 出自《扶风歌》作者:[魏晋]刘琨
- 莫不众观。-- 出自《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顷年城南醉归,马上递》作者:[未知]未知
- 莫不早徂。-- 出自《代秋胡歌诗 其四》作者:[汉]嵇康
- 莫不恺悌。-- 出自《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三》作者:[南北朝]沈约
- 莫不来祭。-- 出自《梁宗庙登歌 六》作者:[南北朝]沈约
- 莫不茂者。-- 出自《祭辞》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人命有终。-- 出自《月重轮行》作者:[魏晋]曹叡
- 欢饫有终。-- 出自《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八》作者:[南北朝]谢朓
- 送旧礼有终。-- 出自《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金石有终始。-- 出自《效阮公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期亿万期年兮,民皆陶陶而化之。-- 出自《将进酒·君唐虞兮臣皋夔》作者:[宋]曹勋
- 应期挺生。-- 出自《悼离赠妹诗二首 一》作者:[魏晋]左思
- 相思无尽期。-- 出自《隔溪梅令 和南金鸳湖舟中韵》作者:[元]邵亨贞
- 期春潮。-- 出自《忆秦娥·风萧萧》作者:[宋]朱雍
- 悠悠白云期。-- 出自《感遇·之卅六》作者:[唐]陈子昂
- 方何为期?-- 出自《小戎》作者:[先秦]诗经
- 相思无尽期。-- 出自《阮郎归·去年今日落花时》作者:[宋]欧阳修
- 年前心眼期。-- 出自《阮郎归·落花浮水树临池》作者:[宋]欧阳修
- 我有心期。-- 出自《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作者:[宋]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