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作答徐天隐》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意思:危险柱鸣哀筝,知音最初被要求。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再作答徐天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个名为建德的理想国的设想,表达了他对一个清净、和谐、富有诗意的社会的向往。 首联“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新脱俗的建德国度,万里之外的中原也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人们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心灵如同九天之上的秋日,宁静而深远。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建德国的另一个向往,那就是人们能够像诗人一样,满载着明月,畅游山水,享受自然之美。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作者期望能够与建德国度的人们一起,秉持风雅之道,共同创造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接下来的诗句,如“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等,都表达了作者对建德国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对诗歌、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期许。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
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
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
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
闭奸有要道,新旧随才收。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初见

    读音:chū jiàn

    繁体字:初見

    意思:(初见,初见)
    初次见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
    宋·文同《送通判喻郎中》诗之二:“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危柱

    读音:wēi zhù

    繁体字:危柱

    意思:指琴。
    《文选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李善注:“危柱,谓琴也。”

    解释:1.指琴。

  • 鸣哀

    读音:míng āi

    繁体字:鳴哀

    意思:(鸣哀,鸣哀)
    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宋·范成大《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
    宋·陆游《寒夜》诗:“吟苦虫催织,鸣哀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