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美人春游诗》 争拟洛川神。

争拟洛川神。

意思:争夺模拟洛川神。

出自作者[南北朝]江淹的《咏美人春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二月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世界。 首句“江南二月春”,简洁明快地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二月的江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 “东风转绿苹”一句,通过“东风”和“绿苹”的搭配,描绘出春风轻拂,浮萍转绿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将早春的美景和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前两句“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描绘了一个不知是谁家的少年,正在欣赏盛开的桃李花。后两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则将少年比作白雪凝结成琼玉般美丽,又如明珠点点,点染了绛唇般的嘴唇。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两句,“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描绘了路上的行人被这美景所吸引,纷纷停车观赏,甚至想与洛川神相比。这里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二月的早春景象,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世界。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美感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
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
争拟洛川神。
作者介绍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闻其才,召授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明帝时为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中书令谢朏等人;武帝时任骠骑将军兼尚书左丞,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卒,谥“宪伯”,武帝为之穿孝举哀,葬于民权县程庄镇江墓店(今李堂南岳庄村)。

关键词解释

  • 洛川

    读音:luò chuān

    繁体字:洛川

    意思: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沔乎洛川。”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视洛川。”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