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

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

意思:袋子里没有一文钱,急需什么可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因母亲病情加重,家人愁眉不展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在母亲临终前对母亲所讲的话的深刻理解。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昼夜风不止,寒树嚎的凄凉景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无助。接着描述了作者扶丧而哭,泪水如河水般流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哀悼。 随后,作者描述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强调了贫穷时的尊严和豁达,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作者在母亲去世后,深感母爱之伟大,同时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愧疚和痛心。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认为母亲虽然去世了,但她的精神和爱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作者也表达了对母亲遗愿的承诺,希望母亲能够坚强地面对死亡,延长生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
人言雨杀风,雨急风未柔。
独扶慈母丧,泪与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泪泉长在眸。
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忧。
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
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
母当临终时,嘱我贫莫羞。
随宜具棺敛,厚贷压人头。
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泣涕听母言,心肠如剜钩,小子虽不令,长养恩曷酬。
旦夕期速平,後事勿预谋。
愿母强药食,更延百千秋。
固云莫望我,我魂已飞游。
语毕忽奄逝,抚膺呼裂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缓急

    读音:huǎn jí

    繁体字:緩急

    英语:emergency

    意思:(缓急,缓急)

    1.宽舒和急迫;慢和快。
    《管子五行》:“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立五声,以政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