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
意思:死亡的怀抱永远痛,胜过喜欢功名成就。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三吊吟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是一首对死亡的深刻反思和人性探讨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深深同情,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首联“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诗人以一种平静而深入的视角,描述了突然听到一个人的死亡,引发了深深的悲痛和惊愕。而随后的句子,诗人又将这种悲痛和惊愕扩大到了千千万万的人的死亡,使得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对死亡的痛感。
颔联“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诗人借用了历史事件,将死亡的场景具象化,使人更深刻地感受到死亡的残酷。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赵军在此战中损失惨重。诗人在此借用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逝去的深深哀悼。
颈联“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死亡的理解,死亡不仅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也是逝者永远的痛苦。而那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人,他们的喜悦和功名,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尾联“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也融入其中。功名成就固然重要,但过度的机心却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剧。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机心,回归自然的人性。
最后一句“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诗人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如果人们的心如此冷漠无情,那么谁还会相信上天是仁慈的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冷漠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死亡、人性、功名利禄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放下机心,回归自然的人性。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人性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