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意思:没有值得祝贺功名,功名另一天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是一首对一位勇猛的边疆战士的赞扬和敬仰。诗中描绘了这位战士在萧关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后来在边疆的贡献。 首句“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直接点明这位战士的英勇特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少以勇”这个词语,暗示了这位战士年轻时的勇猛事迹,为后文描绘他的英勇形象打下基础。 “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手持长刀,突破敌人的包围,为了保护边疆的安宁,不惜受伤甚至失去马匹。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战士的勇敢和坚定。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在战斗中的生存智慧和他在边疆的威望。他独自逃脱险境回到家乡,这种勇气和智慧令人敬佩。同时,他也成为了边疆地区人们羡慕的对象,因为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他们。 最后两句“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表达了诗人对战士的敬仰之情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深厚。如今他带领着汉军士兵,清剿盗贼,使秦县安宁。然而,诗人认为这不足以庆祝他的功名,因为他的功名将在他日展现出来。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战士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这位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和他在边疆地区的贡献。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这位战士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
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
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日见

    读音:rì jiàn

    繁体字:日見

    意思:(日见,日见)

    1.天天看见。
    《孝经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
    《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

  • 未足

    读音:wèi zú

    繁体字:未足

    意思:
    1.不足,不能。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舂陵去宛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

  • 贺功

    读音:hè gōng

    繁体字:賀功

    意思:(贺功,贺功)
    庆功。
    《禅真后史》第二八回:“就于官厅大排筵席,犒赏大小将士……刘仁轨把盏贺功。”京剧《将相和》第四场:“吩咐偏殿设筵,与老将军贺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