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意思:汉王追击韩信,百姓起来谢安。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是一首描绘了战争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描绘了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这里,“汉主追韩信”指的是刘邦重用韩信,使其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象征着明主善用人才,可以改变历史,推动社会进步。“苍生起谢安”则是指谢安在乱世中安定百姓,使其得以安居乐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明智领导者的期待和对普通百姓的同情。而“吾徒自漂泊”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世事艰难,人生多舛。 颔联“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感受,虽然环境陌生,但心情却得到了宽解。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颈联“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他视自己为无用之材,愿意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种态度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尾联“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描绘了诗人对江湖清月的向往,他愿意在月下饮酒赋诗,醉酒归家,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既有对明智领导者的期待,也有对普通百姓的同情;既有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也有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还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
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
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
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
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
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
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韩信

    读音:hán xìn

    繁体字:韓信

    英语:a surname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

  • 苍生

    读音:cāng shēng

    繁体字:蒼生

    短语:生人 萌 公民 群氓 老百姓 人民 民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 汉主

    读音:hàn zhǔ

    繁体字:漢主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