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
意思:士兵们称司马,百姓起来谢安。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寄晦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人的才能和品格。它表达了对那些有伟大才能和坚定信念的人的敬仰和赞叹,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发挥这些才能的人表示了期待和信任。
首句“道大谁能与,才难圣所叹”,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才能和品格的敬仰和赞叹。诗句中的“道大”指的是人的道德、理念、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而“谁能与”则表达了对这种深层次的东西的追求和向往。而“才难”则是对那些具有杰出才能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的同情。
第二句“浮云虽暂掩,宝气终不终蟠”,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的才能和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坚持信念、不畏困难的人的敬仰。这句诗中的“浮云”象征着短暂、无常的事物,而“宝气”则象征着永恒的价值。因此,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的赞美。
第三句“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众谋福利的人的赞美。这句诗中的“走卒”指的是那些在战乱中奔波的人们,“司马”则是指古代军队中的司马,负责管理军队的财务和物资。这句诗表达了这些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众谋福利。而“苍生起谢安”则是对谢安的赞美,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将,他能够稳定局势,为百姓谋福利。
最后一句“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做出贡献的人的期待和信任。这句诗中的“临贺送”指的是南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临贺公送法僧,他曾经支持佛教文化的发展。而“翰林观”则是指翰林院,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机构,负责编修国史、起草诏令等工作。这句诗表达了即使没有像送法僧那样的大人物的支持,也会有其他领域的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人的才能和品格,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众谋福利的人的敬仰和期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可能涌现出杰出的人才,我们应该对他们保持敬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