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意思:一声声朝天头落,证明得到仙人夜唱经。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和舞蹈的赞美诗,描绘了宫廷中舞蹈的美丽和音乐的美妙。这首诗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热爱和敬意。 首句“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描绘了弟子部中的一支独特的舞蹈,他们以风和水为伴奏,舞动时犹如霓裳飘飘,美丽动人。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这两句描绘了舞蹈的精细之处,即舞蹈者需要反复向导师学习,直到能够完美地演绎出舞蹈的精髓。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这两句描绘了音乐的美丽,音乐在管弦乐器的伴奏下开始演奏,但并未完全演奏完毕,就已令人陶醉。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这两句描绘了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音乐在夜深人静时响起,使人仿佛听到了仙人的歌唱。 整首诗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宫廷艺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宫廷艺术的繁荣和奢华,以及宫廷艺术对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
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
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作者介绍 叶绍翁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天头

    读音:tiān tóu

    繁体字:天頭

    意思:(天头,天头)

    1.书页上端的空白处。
    鲁光《美的探险者》:“每隔几页,﹝李月久﹞就在页码的天头上画一面五星红旗。”

    2.方言。犹天气

  • 得仙

    读音:de xiān

    繁体字:得仙

    意思:
    1.成仙。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赤松子﹞……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晋·陶潜《连

  • 唱经

    读音:chàng jīng

    繁体字:唱經

    意思:(唱经,唱经)
    唱诵经文。僧道念经,抑扬其声,故称。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制二高座,赐新安国寺,一曰讲座,一曰唱经座,各高二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