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修身诀》 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

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

意思:已经找到一个,不要遗失,失去了永远追求无一物。

出自作者[唐]吕岩的《修身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直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急迫和无常,以及修炼元神的重要性。它强调了认清元神,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修炼,以保持其纯净和活力。同时,它也警示我们,如果失去了元神,就可能会陷入荒芜和虚无,就像荒郊的坟墓一样,自古以来,灭亡的人不计其数。 首两句“人命急如线,上下来往速如箭”,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匆忙,就像一线之短,上下来往的速度如同箭一般迅疾。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刻。 接下来的“认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须至炼”,强调了修炼元神的重要性。元神是人的精神本质,是人的灵魂所在。通过在子时和午时对元神的修炼,可以提升其质量和力量。 “随意出,随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进一步阐述了修炼元神的方法和重要性。通过自如地出入天地人三才(天、地、人),人可以获得元神的力量。但要注意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力量,就不能轻易失去它,否则可能会陷入无尽的虚无之中。 最后,“堪叹荒郊冢墓中,自古灭亡不知屈”,以一种悲观的意象结束全诗,进一步强调了失去元神的可怕后果。在荒郊的坟墓中,那些自古以来灭亡的人无法再回来,这无疑是对失去元神的可怕后果的生动描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直接、质朴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修炼元神的重视。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提升精神力量,避免陷入虚无和荒芜。同时,它也警示我们,如果失去了精神本质,就可能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命急如线,上下来往速如箭。
认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须至炼。
随意出,随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
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
堪叹荒郊冢墓中,自古灭亡不知屈。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吕岩(石亭),字次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江西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他擅长隶书和楷书书法,尤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他的书法飘逸生动、气势雄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

吕岩除了擅长书法之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散文和诗歌充满生活情趣和个性特点,深受当时文人和后人的赞赏。尤其是他的《咏史》以及《初刻拍案惊奇》等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文化眼光,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文学史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吕岩的生平事迹丰富多彩,同时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书法和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处世智慧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书法艺术的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文化名人,吕岩在书法和文学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在书法上擅长隶书、楷书和草书,尤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其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在文学方面,他的散文和诗歌充满生活情趣和个性特点,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化胸怀和才华横溢的艺术表现力。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位文化名人,吕岩无疑是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

作为道教神话人物,吕岩被传说成神仙,成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主角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许多道教的神话和传说经久不衰,并深深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吕岩作为八仙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信仰和神话传说,象征着对于长寿、幸福和繁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审美理念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吕岩作为唐朝的文化名人和道教神话人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解释

  • 遗失

    读音:yí shī

    繁体字:遺失

    短语:掉 失落 丢 不见 丧失 少

    英语:(v) lose due to carelessness

    意思:(遗失,遗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