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清节太公功,出处非邪岂必同。
意思:伯夷清高的节操太公功,处世不是吗难道一定要同。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夜泊桐江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伯夷和姜太公的清廉和高功,表达了作者对于出处、功业和风云际会的看法。
首句“伯夷清节太公功”,概括了伯夷和姜太公的高尚品质和丰功伟绩。伯夷因反对周朝的暴政而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被后人尊为清廉之士;姜太公则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建周,功勋卓著。两人出处不同,但都有高尚的节操和功勋,因此作者说“出处非邪岂必同”。
第三句“不是云台兴帝业”,云台是指汉代所建的纪念功臣的建筑,这里代指汉朝的开国功业。作者认为,如果不是遇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姜太公的功勋也就无法展现。这里也暗含了作者对于时势造英雄的看法。
最后一句“桐江无用一丝风”,桐江是姜太公垂钓的地方,作者用“无用一丝风”来表达如果没有遇到明主,姜太公的才华也就无法展现。同时,也暗示了如果没有风云际会的机会,英雄也难以施展才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赞美伯夷和姜太公的清廉和高功,表达了作者对于出处、功业和风云际会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