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蒋夔寄茶》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意思:小船渡过江到吴国,三年吃穷芳香鲜美。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蒋夔寄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随缘、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热爱美食、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作者一生百事随缘,无论四方水陆,还是饮食,都能随缘满足。他乘扁舟渡江到吴越等地,那里的美食使他三年饮食穷芳鲜。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等美食佳肴令人垂涎欲滴。饱食后临风甘寝,一瓯花乳浮轻圆,这是何等的惬意。 从吴越回到东武后,作者生活环境虽有变化,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沃野便到桑麻川,说明他已适应了新的环境。这里的鹿角腥盘筵、粟饭、酸酱等农家食品,也体现出作者对朴素、健康生活的热爱。作者的好尚如当年,对美食的喜好并未因年龄和环境变化而减退。 作者与友人分别多年,但友情未变。友人仍用旧眼光看待他,对他的好尚和美食追求给予肯定。在美食方面,作者对北苑茶、沙溪茶等不同风味的茶叶进行区分,并精心制作清诗两幅寄给友人,体现出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芳鲜

    读音:fāng xiān

    繁体字:芳鮮

    意思:(芳鲜,芳鲜)
    味美新鲜。也指新鲜美味的食物。
    《艺文类聚》卷五七引汉·傅毅《七激》:“酌旨酒,割芳鲜。”
    唐·方干《题悬熘岩隐者居》诗:“惯缘崄峭收松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吴越

    读音:wú yuè

    繁体字:吳越

    英语:Wu and Yue

    意思:(吴越,吴越)

    1.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
    《国语吴语》:“不修方城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