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
意思:上方月亮亮听说僧侣的话,下路林疏见客行。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李端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山中生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首联“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直接引入主题,深夜时分,在中峰山上响起磬声,诗人偶然遇到一个樵夫,便向他询问山名。这一联以深夜磬声和樵夫的问话为引子,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清幽的基调。
颔联“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僧人在山顶的寺庙中诵经,月亮已经落下,天已渐明,客人在树林稀疏的小路上行走。这一联通过对僧语和客行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清晨的宁静和祥和。
颈联“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则是对山中生物的描绘。野鹤在老松树上筑巢,水中的毒龙深藏不露,但水质却十分清澈。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山中的野鹤和毒龙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山中的清净和自然。
尾联“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被远公(即慧远)知道,过上清净、闲适的生活。这一联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对山中生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静谧、清幽的山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野鹤、毒龙等山中生物的观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过上清净、闲适的生活的愿望,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