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

意思:上方月亮亮听说僧侣的话,下界林疏见客行。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探访山中寺庙,欣赏山中景色的诗。 首联“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描绘了诗人深夜探访山中寺庙的情景,磬声从半夜中峰传来,诗人寻访樵夫,询问山名。这一联以深夜磬声为引,为整首诗定下静谧、神秘的基调。 颔联“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描述了诗人向上攀登,到达寺庙后方的情景。月色下,僧人说话的声音清晰可闻,而林间稀疏的树木中,隐约可见客人的行踪。这一联以动显静,通过僧语和客行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幽深和静谧。 颈联“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寺庙的环境。野鹤巢在老松之上,水清如毒龙潜伏之处,松老、水清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清幽和宁静。 尾联“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希望远山能知道他的姓名,希望能在山中寺庙中焚香洗钵,度过余生。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山中寺庙的景色为主,通过对磬声、林间、野鹤、毒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突出了山中的清幽和静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下界

    解释

    下界 xiàjiè

    (1) [lower bound]∶下方的界限

    (2) [earth]∶人间;对天上而言

    引用解释

    1.指人间;对天上而言。 唐 白居易 《曲

  • 上方

    读音:shàng fāng

    繁体字:上方

    英语:upward side

    意思:
    1.前面。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以附益上

  • 客行

    读音:kè xíng

    繁体字:客行

    意思:离家远行,在外奔波。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州。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