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李端诗)》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作品赏析
这首诗《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山中生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首联“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直接引入主题,深夜时分,在中峰山上响起磬声,诗人偶然遇到一个樵夫,便向他询问山名。这一联以深夜磬声和樵夫的问话为引子,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清幽的基调。 颔联“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僧人在山顶的寺庙中诵经,月亮已经落下,天已渐明,客人在树林稀疏的小路上行走。这一联通过对僧语和客行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清晨的宁静和祥和。 颈联“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则是对山中生物的描绘。野鹤在老松树上筑巢,水中的毒龙深藏不露,但水质却十分清澈。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山中的野鹤和毒龙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山中的清净和自然。 尾联“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被远公(即慧远)知道,过上清净、闲适的生活。这一联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对山中生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静谧、清幽的山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野鹤、毒龙等山中生物的观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过上清净、闲适的生活的愿望,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
    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 2
    [明]
    水乡丰德郡,萧寺远浮烟。
    地近村灯近,天垂水气连。
  • 3
    [唐]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