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亦无答,吉凶两何如。
意思:不要问也不回答,吉凶两怎么样。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去室幽幽,服鸟来座隅》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自我反思的诗。它以鸟为引子,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观和人生思考。
首句“客去室幽幽,服鸟来座隅”,描绘了室内安静的氛围,以及鸟儿在角落里鸣叫的情景。这里的“服鸟”可能是指家养的鸟类,但更多的是借此表达自然的元素——鸟,进入了诗人的生活空间。这种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引吭伸两翅,太息意不舒”,进一步描绘了鸟儿的形象,它高声鸣叫,伸展翅膀,但似乎并不愉快。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情感投射到诗人身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某种反思和忧虑。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命观。他认为人生就像寄居一样短暂而无常,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家呢?这里的“吾庐”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也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此复何之,少安与汝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决定,他要去寻找那个真正的家,与自然和鸟类和谐共处。这里的“汝”可能代表了自然和鸟类,也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夜中闻长啸,月露荒榛芜”,在夜晚,诗人听到了长啸声,伴随着月露和荒榛芜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景象。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交融。
最后,“无问亦无答,吉凶两何如”,诗人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给出回答,这可能代表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的平静。他对于未知的未来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自我反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