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意思: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没有明天也没有昧。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阐述了人生的苦乐与三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首句“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揭示了人生在逆境与顺境中的不同遭遇。失志之时,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得到福报;而得势之时,稍有不慎,便可能因一时的得意而造下罪孽。这种人生际遇的描绘,既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也揭示了人们在顺逆境遇中的不同表现。
“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苦乐体验。人们在苦难中常常渴望快乐,而在快乐中又容易产生贪爱之心。这种心理现象揭示了人们在苦乐之间的矛盾心理,也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人生的苦乐,避免陷入贪嗔痴的泥潭。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苦乐、无明的心态。在无苦无乐中,人们不再被世俗的苦乐所困扰,也不再被无明所迷惑。这种心态超越了三界中的烦恼,但也并非脱离了三界。它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超越世俗的束缚。
最后一句“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既不属于三界中的烦恼,也不脱离三界之外。它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人生的苦乐与三界之间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超越世俗的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阐述了人生的苦乐与三界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人们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