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意思:想比伯夷清了,不吃周朝的粮食腹部常空。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饮余晨露吸余风,噪遍高枝为俗聋。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清高品格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政治现实的愤慨。
首句“饮余晨露吸余风”描绘了诗人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如同晨露一般清新,如同清风一般自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远离。
“噪遍高枝为俗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能理解自己的人的无奈和自嘲。诗人以高枝上的鸟鸣为喻,暗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欲比伯夷清已甚”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古代的伯夷相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伯夷不食周粟而死,这是高尚的品格,诗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对于清高品格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餐周粟腹常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清高品格,他拒绝接受周朝的粮食,以此表明自己的忠于节操。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因为他不食周粟,必然会饿肚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清高品格和对政治现实的愤慨,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