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於窣堵波。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於窣堵波。

意思:宦官微似庵摩勒,佛行高於窣堵波。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佛教信仰的深深敬仰。 首句“鹤氅蒲团养粹和”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即穿着鹤氅(一种宽大的长袍)和蒲团(一种垫子)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与自然合一的平和心境。 “冥心十地六波罗”中的“冥心”指的是深入内心,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十地”和“六波罗蜜”都是佛教的术语,象征着修行的高深境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宦情微似庵摩勒”一句中,“宦情”指的是对官场的留恋或对权力的欲望,“微”则表示这种欲望之淡薄,与“庵摩勒”相比微不足道。这反映出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对世俗的欲望已经淡薄如庵摩勒果。 “佛行高於窣堵波”中的“佛行”指的是佛教的行为和修行,“窣堵波”是佛塔,诗人以此表达对佛教行为的崇高敬意。 接下来的两句“海裹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分别以海裹泥牛和庵前石镜为喻,描绘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明镜台,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诗人似乎在寻找与自己心境相合的佛理,但又害怕自己的修行还不足以应对新罗鹞子的挑战。这里新罗鹞子可能象征着诗人的世俗欲望或者挑战,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仍有挣扎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深深敬仰和对于自身修行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鹤氅蒲团养粹和,冥心十地六波罗。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於窣堵波。
海裹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
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
作者介绍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摩勒

    读音:mó lè

    繁体字:摩勒

    意思: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元嘉五年,国王月爱遣使奉表……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宝物、赤白鹦鹉各一头。”
    清·郝懿行《宋琐语言诠》:“

  • 宦情

    读音:huàn qíng

    繁体字:宦情

    英语:the desire to be an official

    意思:
    1.做官的志趣、意愿。
    《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

  • 行高

    读音:xíng gāo

    繁体字:行高

    意思:品性高洁。
    《后汉书安帝纪》:“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
    唐·韩愈《别赵子》诗:“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

  • 堵波

    读音:dǔ bō

    繁体字:堵波

    意思:梵语stūpa(窣堵波)音译之省。即塔。
    唐·李绅《修龙宫寺碑序》:“堵波已倾,法轮莫转。”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