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鹤氅蒲团养粹和,冥心十地六波罗。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於窣堵波。
海裹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
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佛教信仰的深深敬仰。 首句“鹤氅蒲团养粹和”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即穿着鹤氅(一种宽大的长袍)和蒲团(一种垫子)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与自然合一的平和心境。 “冥心十地六波罗”中的“冥心”指的是深入内心,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十地”和“六波罗蜜”都是佛教的术语,象征着修行的高深境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宦情微似庵摩勒”一句中,“宦情”指的是对官场的留恋或对权力的欲望,“微”则表示这种欲望之淡薄,与“庵摩勒”相比微不足道。这反映出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对世俗的欲望已经淡薄如庵摩勒果。 “佛行高於窣堵波”中的“佛行”指的是佛教的行为和修行,“窣堵波”是佛塔,诗人以此表达对佛教行为的崇高敬意。 接下来的两句“海裹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分别以海裹泥牛和庵前石镜为喻,描绘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明镜台,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诗人似乎在寻找与自己心境相合的佛理,但又害怕自己的修行还不足以应对新罗鹞子的挑战。这里新罗鹞子可能象征着诗人的世俗欲望或者挑战,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仍有挣扎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深深敬仰和对于自身修行的反思。
相关诗词
  • 1
    [宋]
    十月天犹雨,三更月失明。
    溟蒙才洒润,点滴不成声。
    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
    旅怀终易感,倏起别离情。
  • 2
    [宋]
    少年词赋客,昔与山翁游。
    暂抑骅骝姿,聊伴盐车留。
    幽坡赏春色,明月同高秋。
    君才如鲍照,顾我非汤休。
    木桃时一投,琼瑶三四酬。
    可怜横海鳞,尺水难沉浮。
    飘然拂袖去,形影那容求。
    早莫哦君诗,书空复搔头。
    迩来三年余,拟君荐经由。
    长篇忽见遗,顿觉驱烦愀。
    君马何大驶,追踪谪仙流。
    锦绣满肠胃,词人孰能俦。
    故将西子容,来贻嫫姆羞。
    行看复坐吟,终日如軥辀。
    安得君书斋,移来近前陬。
    论文与谈笑,一释老昔忧。

  • 3
    [唐]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