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罗隐

「罗隐」诗词全集(460)首

  • 杜秋在时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态葬何处,天红腻白愁荒原。
    高洞紫箫吹梦想,小窗残雨湿精魂。
    绮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海门。
  • 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
    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士泥。
    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
    若以鸣为德,鸾皇不及鸡。
  •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
    半雨半风终日恨,无名无迹几时回。
    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
    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
    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
    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 故人刀笔事军书,南转黔江半月余。
    别后乡关情几许,近来诗酒兴何如?
    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鲤鱼。
    今日举觞君莫问,生涯牢落鬓萧疏。
  • 六载辛勤九陌中,却寻归路五湖东。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
    唯惭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
  •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闲欹别枕千般梦,醉送征帆万里心。
    薜荔衣裳木兰楫,异时烟雨好追寻。
  • 稂莠参天剪未平,且乘孤棹且行行。
    计疏狡兔无三窟,羁甚宾鸿欲一生。
    合眼亦知非本意,伤心其奈是多情。
    前溪好泊谁为主,昨夜沙禽占月明。
  •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
    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
    别渚莲根断,归心桂树顽。
    空劳钟璞意,尘世隔函关。
  • 凤鸾势逸九霄宽,北去南来任羽翰。
    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
    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 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
    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
    景物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
    明年二月春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
  • 寄蹇浑成迹,经年滞杜南。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
  •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
    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双阙往来惭请谒,五湖归后耻交亲。
    盈盘紫蟹千卮酒,添得临岐泪满巾。
  •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
    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
    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爪牙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
    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几时睿算歼张角,何处愚人戴隗嚣?
    跪望嵕山重启告,可能余烈不胜妖。
    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白丁攘臂犯长安,翠辇苍黄路屈盘。
    丹凤有情尘外远,
  •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
    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
  • 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 旧游虽一梦,别绪忽千般。
    败草汤陵晚,衰槐楚寺寒。
    数奇常自愧,时薄欲何干。
    犹赖君相勉,殷勤贡禹冠。
  •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
    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 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
    汉帝后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
    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
    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
  • 少年容易舍樵渔,曾辱明公荐子虚。
    汉殿夜寒时不食,宋都风急命何疏。
    云埋野艇吟归去,草没山田赋遂初。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 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
    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
    騄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
    屈原宋玉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郁陶。
关于作者 详细介绍

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于评价
罗隐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才华的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批判精神和反抗意识,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抨击。
同时,罗隐的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他关注民生疾苦,为百姓发声,展现了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在文学风格上,罗隐的诗歌以豪放、泼辣、直率见长,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罗隐的诗歌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的来说,罗隐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才华的诗人,他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年代
收录作品
460首
罗隐诗词全集网盘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下载验证码
推荐购买
推荐作者
友情链接:
  • lv背包
  • 阿玛尼
  • lv围巾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