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罗隐

「罗隐」诗词全集(460)首

  • 腊酒复腊雪,故人今越乡。
    所思谁把盏,端坐恨无航。
    兔苑旧游尽,龟台仙路长。
    未知邹孟子,何以奉梁王。
  • 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征拜黑头公。
  •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
    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
    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天柄已持尧典在,更堪回首问缘情。
  •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 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
    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
  •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
    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
    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 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
    锁却闲门出,随他骏马行。
    一竿如有计,五鼎岂须烹。
    愁见天街草,青青又欲生。
  •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 败垣危堞迹依稀,试驻羸骖吊落晖。
    跋扈以成梁冀在,简书难问杜乔归。
    由来世事须翻覆,未必馀才解是非。
    千载昆阳好功业,与君门下作恩威。
  • 树远连天水接空,几年行乐旧隋宫。
    花开花谢还如此,人去人来自不同。
    鸾凤调高何处酒,吴牛蹄健满车风。
    思量只合腾腾醉,煮海平陈一梦中。
  •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
    海风吹乱木,岩磬落孤城。
    百岁几多日,四蹄无限程。
    西邻莫高唱,俱是别离情。
  • 孤舟欲泊思何穷,曾忆西来值雪中。
    珠履少年初满座,白衣游子也从公。
    狂抛赋笔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红。
    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 梅花已著眼,竹叶况粘唇。
    只此留残岁,那堪忆故人。
    乱罹书不远,衰病日相亲。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
    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 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
  • 宰府初开忝末尘,四年谈笑隔通津。
    官资肯便矜中路,酒醆还应忆故人。
    江畔旧游秦望月,槛前公事镜湖春。
    如今莫问西禅坞,一炷寒香老病身。
  • 二年岐路有西东,长忆优游楚驿中。
    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此去此恩言不得,谩将闲泪对春风。
  •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
    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逾开魏,神高本降嵩。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
    健豪惊彩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
    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犭单佩红。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簟瓢奈屡空。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往事
  • 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
    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
    贵盛上持龙节钺,延长应续鹤春秋。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关于作者 详细介绍

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于评价
罗隐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才华的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批判精神和反抗意识,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抨击。
同时,罗隐的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他关注民生疾苦,为百姓发声,展现了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在文学风格上,罗隐的诗歌以豪放、泼辣、直率见长,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罗隐的诗歌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的来说,罗隐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才华的诗人,他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年代
收录作品
460首
罗隐诗词全集网盘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下载验证码
推荐购买
推荐作者
友情链接:
  • lv包是什么材质
  • DIOR钱包
  • lv包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