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
意思:志士匡正国君贵在善于谋划,自古以来一直笔有春秋。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读史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上的志士仁人为题材,通过对他们的事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慨。
首句“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描绘了那些为国家、为君王尽忠的志士,他们贵在以善谋来辅佐君王,正如春秋时史官秉笔直书的态度。
“孔明扶汉何吞蜀,仁杰兴唐乃死周”,诗人以诸葛亮和狄仁杰为例,前者为蜀汉的繁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者则在唐朝的兴盛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成败由人天不管,功名遗恨水空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理解:历史的成败是由人决定的,而天道却往往不管人事,任由河流冲刷着过去的功过。
“柬之未相姜维将,二子宁无身后忧”,最后两句是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以姜维和诸葛亮之子为例子,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中留下遗憾的人的同情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怀。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的关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