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遇·之十七》 大运自古来。

大运自古来。

意思:大运河自古以来。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感遇·之十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深邃思考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天运,联想到人类社会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时代更迭和历史命运的感慨。 首联“悠悠念群生”,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众生的深深关切,通过“悠悠”一词,传达出一种深沉、悠长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关注。 颔联“终古代兴没”,诗人对历史的兴衰更迭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颈联“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的感慨。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尾联“旅人胡叹哉”,诗人以旅人的身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叹息。通过“胡叹哉”一词,传达出一种迷茫、无奈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困惑和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天运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代更迭和历史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居观天运。
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
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
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
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
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
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
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
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
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
旅人胡叹哉。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大运

    读音:dà yùn

    繁体字:大運

    意思:(大运,大运)

    1.谓天命,上天的旨意。
    《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气,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后汉书明帝纪》:“朕承大运,继体

  • 自古

    读音:zì gǔ

    繁体字:自古

    英语:(since) ancient times

    意思:
    1.从古以来。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
    《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