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岐贲从事》 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

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

意思:道德应该修庙祭,传名不在碑。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哭岐贲从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情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友情和道德的深深思考。 首联“君丧重堪悲,才高位竟卑”,诗人表达了对失去朋友的悲痛之情。在朋友的丧礼上,诗人感到深深的哀伤,对于朋友的离世感到无比的悲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颔联“寄孤偏嘱我,知已更求谁”,诗人表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感觉。朋友在临终前把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放在了诗人的身上,这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沉重和无助。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道德和功绩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朋友应该被后人纪念和尊敬,而不仅仅是依靠碑文来流传名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高度评价和对道德的重视。 尾联“何人与为传,愿录野人诗”,诗人表达了对无人能够记录和传承自己和朋友诗歌的遗憾之情。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被后人所记录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诗歌的深深敬仰之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渴望。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丧重堪悲,才高位竟卑。
寄孤偏嘱我,知已更求谁。
祭德宜脩庙,传名不在碑。
何人与为传,愿录野人诗。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