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耻皆非,我独无是。
意思:喜欢耻辱都不是,我却没有这。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师资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追求和自我定位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寻求真理、理解和自我成长的渴望。
首先,“未知道义,寻人为师”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他希望通过向他人学习,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既知道义,人来为资”表明诗人已经理解了人生的真谛,他不再需要寻求别人的指导,而是依靠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来指导自己。
“寻师未易,为资实难”表达了诗人对寻求真理的困难性的认识。他意识到,要找到真正有智慧和经验的人并不容易,而要依靠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来指导自己也并非易事。
“指南向道,非去非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他不再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人生目标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最后,“好为人师,与耻何异”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定位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过于自以为是,过于渴望成为别人的老师,这种行为与羞耻并无二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定位的反思。他渴望理解人生的真谛,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困难。这首诗提醒我们,要不断追求真理,但也要尊重他人,不要过于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