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意思:先帝开宣室,频繁地领群儒上石渠。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并不明确,所以我无法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然而,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思考和评论。
首联“□□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即先帝在宣室中接见群儒,他们讨论着各种学问和思想。这一联为整首诗定下了历史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深思考。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时间的感慨。三千奏牍代表了过去的历史,而寓言则代表了未来的可能性。诗人在暮年回顾过去,同时也在思考未来。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色空是佛教用语,指世间一切都是虚妄的,而记诵俱忘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淡泊和对人生的理解。
最后,“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石教矫玄虚”是对西晋时期的人物乐令的赞美。乐令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学问渊博的人,他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玄虚的学问。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诗人自己的自我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学问的态度。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学问追求的自我评价。这是一首深度思考和评论的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