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令自相啖。
意思:空令自相残。
出自作者[魏晋]应璩的《百一诗 十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水禁罾罟.鱼鳖不为殖.空令自相啖.吏民不得食》以洛水为背景,通过描述鱼鳖自相啖,吏民无法获取食物的场景,表达了对捕鱼禁令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首句“洛水禁罾罟,鱼鳖不为殖”中,“罾罟”是捕鱼的网具,“鱼鳖不为殖”意味着鱼鳖数量没有增加,暗示了禁罾罟的结果。作者通过鱼鳖无法繁殖这一现象,揭示了禁捕令对生态的破坏。
“空令自相啖,吏民不得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禁捕令带来的问题。自相啖指鱼鳖之间因为缺乏食物而互相残杀,这不仅揭示了生态失衡,也暗示了禁捕令使得人们无法获取食物,与开头“吏民不得食”相呼应。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鱼鳖不为殖、自相啖和吏民不得食的场景,表达了对捕鱼禁令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批判不仅针对政策本身,也针对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对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洛水这一自然景象来表达主题,使得主题的表达更为含蓄而深刻。同时,诗人通过对鱼鳖、吏民等形象的描绘,使得诗中的批判更为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它通过对捕鱼禁令的批判,提醒人们关注生态平衡和民生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