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上方寺铁塔》 铃铎响,自相语。

铃铎响,自相语。

意思:铃铛响,从相对。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登上方寺铁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词以描写景物为主,同时寓含了深刻的历史感慨。整首词的气氛感伤而不凄凉,尽管富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索,但并没有陷入绝望。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宣和年间的美景,然后又描绘了宫娥北渡、梨花夜雨的悲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词人借景抒怀,对历史的兴衰更迭进行了深思。 “栏楯浮空去”描绘出一种空旷而又浮动的景象,给人一种沉静而悠扬的感觉。“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则进一步细化了景色,刻画出精致的自然风光。然后词人笔锋一转,“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有多少、梨花夜雨。”以宣和的美好风景与宫娥北渡、梨花夜雨的悲凉景象做对比,暗示历史的变迁。 “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唯吾汝。晋宋事,总尘土。”这几句词透露出词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词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热爱。 下阕“鸿蒙一气凭斟取”一句,词人以宏大的气魄描绘出宇宙的广阔无垠。“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玄圃。”这几句词又以一种壮志凌云的气势,展现出词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曾经过、怒潮煎煮。”这几句词人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历经磨难的精神风貌。 “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铃铎响,自相语。”这几句词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词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寄情,以史抒怀,展现了词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栏楯浮空去。
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
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
有多少、梨花夜雨。
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唯吾汝。
晋宋事,总尘土。
鸿蒙一气凭斟取。
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玄圃。
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
曾经过、怒潮煎煮。
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
铃铎响,自相语。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铃铎

    读音:líng duó

    繁体字:鈴鐸

    意思:(铃铎,铃铎)

    1.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犹铃铎警耳,钟鼓骇心。”

  • 相语

    读音:xiāng yǔ

    繁体字:相語

    意思:(相语,相语)

    1.相告,告知。
    《国语齐语》:“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2.相互谈说。
    唐·韩愈《此日足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