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回棹》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意思:灌园曾取适,游寺可以终止了。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回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历经世事沧桑之后,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慨。 首联“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的感慨。宿昔,过去,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能试着接受并安于现状。安命,是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然而,即使我们试图安于命运,仍然会害怕天意的不测。因为生命就像被系在一只小船上,随波逐流,任由岁月流逝。而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一次又一次地耗费了年岁。 颔联“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衡岳江湖大,是说衡岳(衡山)的广大和江湖的浩渺,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和无常。蒸池疫疠偏,则暗示了人生的苦难和疾病的普遍性。 颈联“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无法适应世俗的无奈,同时也对前贤的敬仰和愧疚。散才,自己的才能有限。婴薄俗,自己的才能无法适应世俗的生活。有迹负前贤,是对前代贤人的敬仰,但自己却无法像他们那样做出贡献。 尾联“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同于追求名利的鲁连(鲁仲连)。寒泉,是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一种清凉的、安静的、自然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慨,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有对自己才能无法适应世俗的无奈,以及对前贤的敬仰和愧疚。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很好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
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
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灌园

    读音:guàn yuán

    繁体字:灌園

    意思:(灌园,灌园)

    1.浇灌园圃。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