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融州任巽户曹》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意思:御前曾取好科名,一个副官如何万里行。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融州任巽户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是一首对古代官员的深度讽刺和批评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官员在边远地区任职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不满和对公正的追求。 首句“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诗人通过描述这位官员曾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获得御前重用的经历,暗示他在仕途上原本有着光明的前景。然而,接下来的“一掾如何万里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为何要离开繁华都市,前往万里之外的蛮夷之地的疑问。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这两句诗揭示了这位官员在蛮夷之地受到的待遇。他因为某种原因被贬谪到这个地方,使得当地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惋惜。诗人没有明确指出原因,但“罪因文学自为荣”暗示了可能是因为他过于追求学问或文学才华,触犯了某些权贵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他的贬谪。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这两句诗描绘了蛮夷之地的生活状况。官员需要向当地吏员提供税收记录,而这些记录中提到许多与鱼有关的税收。此外,当地的百姓耕种的土地上甚至出现了象群,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地方的偏远和原始。 最后,“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和批判。诗人指出,那些在咸通十司中出身的官员们,最终也未能避免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事实。这表明,无论出身多么显贵,只要贪赃枉法、行为不端,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的描绘和批评,表达了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以及对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诗人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腐败现象,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科名

    读音:kē míng

    繁体字:科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won in imperial exams

    意思:
    1.科举考试制度所设的类别名目。
    宋·王谠《唐语林企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御前

    读音:yù qián

    繁体字:禦前

    英语:before the superior

    意思: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
    《史记蒙恬列传》:“新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

  • 里行

    读音:lǐ xíng

    繁体字:裏行

    意思:(里行,里行)
    官名。
    唐置,宋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