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绝》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意思:如果还没有报应作恶,天下凶恶之徒人吃人。

出自作者[当代]金庸的《七绝》

全文创作背景

金庸创作《七绝》这首诗词的背景可能与他对社会、人生和道德的思考有关。他可能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性、善恶报应和社会公正等问题的看法。具体而言,诗中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不诚实、欺诈行为的警示,以及对美丽、青春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同时,金庸也可能借助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道德劝诫,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作者介绍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关键词解释

  • 作恶

    读音:zuò è

    繁体字:作惡

    短语:无事生非 撒野 作怪 闹事 找麻烦 作祟 点火 作乱 为非作歹 放火 惹麻烦 生事 兴风作浪 捣乱 惹事 肇事 滋事 捣蛋 惹是生非

    英语:

  • 报应

    报应 bàoyìng
    (1) [retribution] [佛]∶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
    (2) [nemesis]∶回报。公正的惩罚行为或效果
    一意孤行理所应当引起恼怒的报应
    (1).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汉书·成帝纪》:“朕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应天

    读音:yìng tiān

    繁体字:應天

    意思:(应天,应天)

    1.顺应天命。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汤受命而正,应天变夏作殷号。”
    唐·杜甫《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

  • 徒人

    读音:tú rén

    繁体字:徒人

    意思: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
    《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步兵。

  • 吃人

    读音:chī rén

    繁体字:吃人

    英语:eat human

    意思: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鲁迅《吶喊狂人日记》:“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