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云安监劝学诗》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意思:我听说为叹息,这句话很不仁慈。

出自作者[宋]王日翚的《云安监劝学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云安古汤谿滨,对当地生活状况的观察和思考的诗。诗中通过对当地盐烟、樵薪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生活的艰辛的同情;同时,通过对当地士子稀少、艰辛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当地教育状况的担忧。 诗中作者通过沿檄而来,询问当地人关于当地的情况,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关心和尊重。在询问的过程中,作者听到了关于汉廷尉、三牛对马岭的井水与贵人的传说,对此深表怀疑和不满。 诗中作者还表达了对儒风的崇敬和对愚昧的批判,认为儒风一旦扫除,人民就会遭受烧焚之祸。因此,作者对那些用鄙俚之语愚弄乡邻的人表示了强烈的批评。 最后,作者对那些禀赋神灵、品德高尚的人表示了敬意和赞美,认为他们能够为乡邻树立榜样,为乡邻带来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教育、道德的重视,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谿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关键词解释